游客发表
3月30日下午,河北省召开净土行动土壤污染防治新闻发布会。
先后公开约谈长治、安庆、济宁、商丘、咸阳、阳泉、渭南、吕梁等大气或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及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关领导,促进环境综合整治,起到了很好效果。按程序及时公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升、调整和面积、范围信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相关信息。
依法向社会公开重特大或敏感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结论、环境影响等信息。(三)健全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回应关切等工作机制,落实环境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公开环境政策措施、环境治理工作进展等信息,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预警和应对信息公开,主动回应热点问题,释疑解惑。印发《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公开方案》(环办监测〔2016〕3号),要求地级以上城市自2016年1月起,按月公开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加强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及调查结果信息公开,主动回应公众关切。发布内容以原创为主,目前主要包括新闻发布通稿、小知识、小参考、小书架、环境史话、聚焦环保一线、微博转发、环境新闻速览等栏目和板块。
环境保护部未向申请人收取政府信息公开费用。5.突发环境事件和投诉举报处理。同时《方案》对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都提出了具体规划。
引导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城市人民政府可结合实际制定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引导居民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列为考核指标 不按要求分类的依法处罚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创建活动中,逐步将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列为考核指标。已开展餐厨垃圾处理试点的城市,要在稳定运营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全覆盖。发布生活垃圾分类指导目录。
加快城市智慧环卫系统研发和建设,通过互联网+等模式促进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实体相结合。分类投放其他生活垃圾。
探索社工+志愿者等模式,推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服务。严厉打击和防范地沟油生产流通。加快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非工业源有害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确保分类后的有害垃圾得到安全处置。完善垃圾分类相关标志,配备标志清晰的分类收集容器。
这些城市一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近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46个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求达到35%以上。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台,提供回收种类、交易价格、回收方式等信息。鼓励采用车载桶装等收运方式,避免垃圾分类投放后重新混合收运。
通过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给予可兑换积分奖励。据此,山东济南、青岛、泰安3市纳入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
推动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导的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技术研发基地,提升分类回收和处理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居民社区设置专门设施对湿垃圾就地处理,或由环卫部门、专业企业采用专用车辆运至餐厨垃圾处理场所,做到日产日清。针对家庭源有害垃圾数量少、投放频次低等特点,可在社区设立固定回收点或设置专门容器分类收集、独立储存有害垃圾,由居民自行定时投放,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等负责管理,并委托专业单位定时集中收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按官方计划,2020年底前,一些重点城市的城区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严禁将城镇生活垃圾直接用作肥料。
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建立协调机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分工负责推进相关工作。建立与再生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回收体系。
这些城市的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机场、码头、体育场馆、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以及宾馆、饭店、购物中心、超市、农贸市场、商铺、商用写字楼等企业负责对其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要加强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工作考核,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对不按要求进行分类的依法予以处罚。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分类方法。鼓励居民和社区对干垃圾深入分类,将可回收物交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收运和处置。
建立垃圾分类督导员及志愿者队伍,引导公众分类投放。前述对有关单位和企业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应选择不同类型的社区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示范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完善地方性法规,逐步扩大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实施范围。本方案发布前已制定地方性法规、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提出强制要求的,从其规定。引导居民将湿垃圾(滤出水分后的厨余垃圾)与干垃圾分类收集、分类投放。
加快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专业化、清洁化处理和高值化利用。尚未建成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的城市,可暂不要求居民对厨余湿垃圾单独分类。
树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公众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探索建立垃圾协同处置利用基地。
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法律制度,推动相关城市出台地方性法规、规章,明确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要求,依法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改造垃圾房更新老旧垃圾运输车辆 配备专用收运车辆建立与分类品种相配套的收运体系。
改造城区内的垃圾房、转运站、压缩站等,适应和满足生活垃圾分类要求。统筹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利用设施,积极探索建立集垃圾焚烧、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填埋、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基地,安全化、清洁化、集约化、高效化配置相关设施,促进基地内各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废物处置的无缝高效衔接,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缓解生态环境压力,降低邻避效应和社会稳定风险。这意味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都在其中。严格落实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化服务公司。鼓励在公共机构、社区、企业等场所设置专门的分类回收设施。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合理布局布点,提高建设标准,清理取缔违法占道、私搭乱建、不符合环境卫生要求的违规站点。地方财政应对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的建设运行予以支持。
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采取定时定点分类收运方式,引导居民将分类后的垃圾直接投入收运车辆,逐步减少固定垃圾桶。建立符合环保要求、与分类需求相匹配的有害垃圾收运系统。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